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经济 > 民族经济政策  > 详细页面

“长吉图”国家战略,延边迎来重大机遇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李睿劼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0日 浏览量:

“长吉图”,一条横亘在吉林大地上的“黄金带”。资料图片

  编者按: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与朝鲜相邻的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享受了参照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优先扶持政策。去年8月份,延边州再次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在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中,作为东北经济区的第二个出海口和吉林省重要的开放门户的延边州成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前沿。在新的发展机遇中,延边州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加快延边州发展有哪些意义?吉林地方官员和高校学者为我们带来了观点和解读。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获国务院批复后,引起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长吉图”)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的部分地区和延边州,其中长(春)吉(林)是腹地,延边州的延(吉)龙(井)图(们)是前沿,珲春是窗口。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长吉图”战略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一战略规划除了有效解决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面临的问题以及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外,还能为我国广大沿边地区扩大开放提供经验,同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延边州既是边疆地区,也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随着图们江规划的实施,延边州将成为直接受益的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增进民族团结意义重大。

  最早参与图们江区域开发

  1992年以来,中、俄、朝、韩、蒙古共同启动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我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开发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州的珲春市,1999年,参与开发的地区扩大到延边州全境。从整体开发进展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预期的目标相距较远。边境地区经济体量不大,人口集聚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不能够有效支撑国际性区域合作开发。

  在延边州进行过多次调研的吉林省民委主任姜光子说:“在图们江区域开发过程中,延边州积极参与,经济增速非常明显。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很多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很低,这些跟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完全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有关。”

  姜光子认为,国家的“长吉图”规划,将吉林省的长春市和吉林市整体纳入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范围中,共同打造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不仅能增强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整体实力,促进图们江开发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还能让延边州借助优惠的政策,更好地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延边州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先导区发展战略构想中,延边州作为开放带动的前沿地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延边州的产业演进、空间布局以及城市间的功能协同方式成为先导区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为此,吉林省民委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参与到了“长吉图”先导区的建设工作之中,重点就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积极为民族地区参与好先导区建设做基础性工作。

  为沿边地区开放提供经验

  正如有关人士所指出的,“长吉图”战略还旨在为全国广大沿边地区扩大开放提供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沿边地区开放进程相对缓慢、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升沿边开放”的要求,我国需要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突破,为其他沿边地区提供经验。延边州之前在图们江国际合作方面就奠定了良好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长吉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能够为我国提升沿边开放提供新的经验。

  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竺延风说,近年来,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积极进行陆海联运,以顺畅物流沟通渠道。“长吉图”地区是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核心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有多个国际口岸,有一定的陆海联运和陆陆联运基础,长春到延边的高速公路已经修建完成,延吉到珲春的高速公路也已经贯通,4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在“长吉图”核心地带实际上已经贯通。在跨境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吉林省在珲春已经建设了中日、中俄和中韩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和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为加强“长吉图”内陆腹地与前沿联动,吉林周边省对铁路、供水、电力、市政等方面也进行了比较完善的建设,这些都为跨境自由贸易区做了准备。

  在吉林延边州,改革开放以来,受地域经济欠发达以及与韩国、日本等毗邻的区位优势,很多朝鲜族群众选择了出国务工,通过劳务输出渠道实现脱贫增收。“多年的劳务经济基础,对先导区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姜光子说,“这就和福建发展侨乡经济很类似。延边等地的劳务经济收入不仅能给延边州带来大量资金,更重要的可能会带来雄厚的智力支持。”多年的劳务经济使得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在思想上得到了解放,学习到了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因此,在“长吉图”开发中,回到家乡的朝鲜族群众能在建设先导区过程中施展才华。

  构建和谐边疆

  前不久,家住延边州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村的刘永田正忙着装修新房。早些年,他家住的是低矮的泥草房。去年,刘永田利用国家6000元的泥草房改造补贴,再加上自己种植木耳的收入,翻盖了一百多平房米的房子,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暖,成为全村55户受益于国家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中的一员。

  在吉林大地,特别是延边州等边境地区,2009年像刘永田一样圆了住房梦的农民足有20万户。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和吉林省有关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吉林省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住上了新房子,有了较好的生活保障。随着“长吉图”先导区的建立,边境各族群众的收入将实现大幅度提高,收入结构也将进一步多元化。

  支持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工作的重点,近两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促进新疆、宁夏、广西以及青海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延边州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人口集中居住地,既沿边又近海,区位优势明显。有关人士认为,加快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开放,有利于作为前沿的延边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密切我国与周边邻国的经贸关系,提升开放水平,扩大合作领域,实现兴边富民,构建和谐边疆。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