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医学对于疾病的诊断是以哈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患者进行二诊六法达到正确地诊断疾病的性质、部位,才能对症立法,配方治疗。哈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一些独特的诊断经验。
哈萨克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整体,整体的变化也可从一个局部表现出来,内在十二脏器的病变又可通过外在十二器官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哈医诊断主要为二诊六法,即加尼思尔格(望、嗅、听)和曼斯尔格(问、触、切),通过对患者疾病的自觉症状与他觉症状与体征的诊察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数次合参,结合天时、地理及其他致病条件全面认真细致地分析,精心筛选,归纳主次,分清虚实、风寒湿热,最终整体合察,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哈萨克医学二诊六法包括:一诊加尼思尔格:是指医者静态下经望、嗅、听三法来洞察患者行、立、坐、卧体态及语言、呼吸、咳嗽、呻吟之声的异常变化和气味,是对患者症状、体征的初步了解;二诊曼斯尔格:是指医者在动态下经问、触、切三法结合望、听、嗅对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体征有目的地进一步询问和检查,包括疾病的发生、诱因、发展经过及治疗情况等。仔细的运用两诊方法,掌握病情变化,综合辨证,才能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有效的治疗。
1. 望诊
哈医望诊内容丰富,包括望衣着穿戴、望姿态、望面容、望形体、望神态、望眼神、望口唇、望咽喉、望舌质、望舌苔、听声音、触毛孔、望问汗、望嗅鼻腔外形、望嗅双耳、望触关节、望触淋巴结及腺体、问触疼痛的性质、望嗅大便、望嗅小便、望嗅痰色、望嗅呕吐物、望触骨与指甲等。
2. 脉诊
哈医脉诊的主要诊断方法是切脉,哈医认为通过“以常衡变”“以变识病”脉诊方法可以有效诊断疾病,哈医切脉的部位除左右手以外,还要切双侧太阳穴、颈部、左右股间处和踝部,综合进行分辨做出诊断。
哈医脉诊时,由于机体正气的盛衰不同,病变部位、性质的变化,临床上见到的病脉不是单一脉,可由几种复合而成,判断疾病需加以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