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学说,哈语称吾孜叶格阿勒特突固尔学说,也称六原学说,是哈萨克族医药学的理论基础,是远古时期哈萨克祖先在认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与各种自然灾害、人体疾病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吾孜叶格”在哈萨克语中是“每一件思维、设想、行为、万物所具有的核心目的和性质根源”之意,“阿勒特”是“六”的意思,而“突固尔”是有“底座、立足点、支柱、根源、渊源”之意,其最终的含义是“根源”的意思。“阿勒特突固尔”即六元,天、地、明、暗、寒、热六元。哈族先贤将万物及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本源归原于六大元源。哈医用六元学说阐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说明人体各个器官局部的固定位置及机能,说明人的情绪与外环境的关系,解释病因病理及疾病部位和性质等。
1. 六元学说的基本内容
六元,也称六原,即天、地、明、暗、寒、热,分别为肯斯特克(天、空间、位置),吐热阿克(地、支柱),加热克(光、明亮),哈热阿恩格(夜、暗、未知物),俄斯特克(热、温),苏俄克(寒、凉、潮湿)。
(1)天元
天元(肯斯特克)有天、空间、位置之意,是指人类及万物所占有的空间或位置。天元是人类、植物、矿物、动物可随意或不随意的生命运动及其施展和表现其增殖繁衍过程所必需的,但不能直接立足又时刻不能分离的无形空间,是人类万物生活、生存、存形的首倡之元,若没有它则不会有它们的生存方式、形式及运动活动,整个宇宙及生命中断绝亡。
(2)地元
地元(吐热阿克)有地、支柱之意,指人类及万物赖以生存的立足点。地元为万物及人类创造了生存条件,是山川、湖泊、江河、海洋、动物、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的源泉和最基本的支撑,若没有它,其它五种元源将失去支撑。
(3)明元
明元(加热克)有光、明亮之意,是指人类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繁衍、生息、自我保护的必备条件和支柱,没有光则无生命,通过光人类及动植物可以寻觅、填补、摄取所需并促进万物生长、五种延续。明元包括三个方面:①自然光,如:阳光、月光、矿石反射之光等强光,星星、宝石、夜光石、昆虫之光等弱光;②人造光,即人类为了生产、生活采用各种方式获取的各类光,如火花、灯光等,人类可借人造之光在无月光的黑夜为保护自己、维持活动继续而创造条件,相互照耀;③智慧之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当中通过探索、学习揭开的一切事物的未知且深奥的方面,从而使之变为熟悉的、明了的规律。哈萨克医学将阳光归为阳中之阳光、光之父;将月光归为阳中之阴光;将人造光归为阴中之阳光。
(4)暗元
暗元(哈热阿恩格)有夜、暗、未知物之意,狭义的暗元是指没有月光的黑夜,广义是指肉眼看不见的,耳朵听不到的,即使是看见或听到也是无法解释或很难揭开的未知数、未知物或未知之事。暗元其属性均属隐匿的、疑惑的、估计的、预测的、探索的范畴,因而暗元可为人类开创一条研究、追求、思考、分析、寻觅、思维之路,即溯根求源之路。
(5)热元
热元(俄斯特克)有热、温之意,指自然界中在人类及动植物滋生、萌发、复活、生长、吐故纳新的过程中起促使作用的必备条件,是人体热气(阳气、热能)的源泉及后天摄生所不断填补的热气的基础。分为:①季节热元,是自然界季节变化中的热。指从4月份到9月份六个月所产生的季节热。这一期间也称植物旺盛季节,这时发射的太阳之热,一部分在天元即肯斯特克中吸收,而大部分直射地面被土地所吸收之后,不断地散发热气,使得空气变暖,这一热称为太阳或土地之热。②人造热元,是指人类为了生存,保持和补充机体热能,维持和延续生命用各种方式制造的温和热或从后天饮食中化生的热。两者配合,使机体从外取暖,从内摄热,维持正常的生理热气(阳气、体温)。③人体恒热,是指由热元摄取的先天禀受并与人体不断从饮食中获取的维持人体生命的、且与人体恒寒平衡的热属性。
(6)寒元
寒元(苏俄克)有寒、凉、潮湿之意,分为三类:①季节寒元,是自然界季节变化中的寒、凉、严寒之象。②气候寒元,是自然界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寒、凉、潮湿之象。③人体寒元,是人体先天具有的且平衡人体恒热的固摄之寒。
哈医学用六元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属性及饮食原则,认为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养生等方面均与气候、季节、时辰、属相、居住地域环境、社会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充分说明了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体现了“天地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并且认为六元之间的对立关系是构成人体温热、寒凉、干燥、稀湿、硬紧、松软、醒动、静眠、吸收、排泄十种物质生理平衡状态的本源,是维持生命的基础。
2. 六元的属性
哈医学认为,六元是自然属性,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热性与寒性是六元内在对立统一的本质基础,六元按属性分为三对:①第一对,天、空间、位置为热性,地、支柱为寒性。②第二对,光、明、亮为热性,暗、夜为寒性。③第三对,温、热为热性,寒、凉、潮湿为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