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学认为,天地人之间的同步运行及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同步协调是通过“三道”“两路”的调节来实现的,“三道”是指气道、谷道和水道,“两路”是指龙路和火路。壮医运用三道两路理论来概括病症的病因病机,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壮族是我国典型的稻作民族,三道两路理论基源于对壮族先民在长期水稻耕作过程对大自然的朴素认识。
壮医学认为,气道使人体通过口鼻与天地之气直接沟通,吸入大自然新鲜之气,派出人体内的废气,气道交换的枢纽脏腑为肺。谷道是水谷进入人体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包括食道和胃肠,其化生的枢纽脏腑为肝、胆、胰。水道为进水与出水之通道,人体进水即通过谷道,水道与谷道同源而分流,在吸收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后,谷道排出粪便,水道主要排出汗、尿,水道的调节枢纽为肾与膀胱。壮医认为,人体三气同步主要是通过谷道、水道和气道及其相关的枢纽脏腑的制化协调作用来实现的。三道畅通,调节有度,人体之气能够与天地之气保持协调平衡,即健康状态。三道诸塞或调节,则三气不能同步而疾病生焉。
壮医学认为,龙路和火路是人体内虽未与大自然直接相通,但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封闭通路。壮族认为,龙路在人体内是血液的通道(壮医又称之为血脉、龙脉),其主要功能是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龙路有干线,有网络,遍布全身,循环往来,其中枢在心脏。若龙路通畅,则阴阳平衡,身体健康。若龙路阻滞不畅,则脏腑骨肉缺乏营养而疾病生焉;若龙路闭塞不通,则致机体枯竭而死。壮医认为火路是人体穿感之道,可理解为“信息通道”,其枢纽在“巧坞”。火路也有干线,有网络,遍布全身,使正常人体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刺激,“巧坞”对外界的刺激迅速做出反应,以此来适应外界的变化,实现三气同步的生理平衡。火路阻滞甚至阻断,则人体降低或丧失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