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历史 > 历史事件  > 详细页面

片马问题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孔研丹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8日 浏览量:

  今天所说的片马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一个区,包括片马、古浪、岗房三个乡,位于高黎贡山西坡,恩梅开江支流小江上游偏东。而历史上片马地区的范围则更为广阔,包括了整个小江流域。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元代就开始设置机构对小江流域地区进行管辖。明代这里属茶山长官司地,明末因土司被当地少数民族杀戮,茶山长官司被废,至清朝时期没有再任命,但原茶山长官司辖境的大部分仍属腾越厅。乾隆十七年清政府按照云贵总督硕色的建议,将小江上游的片马、鱼洞等寨划归保山县登埂土司管辖,将上楼、把仰、大塘、茨竹、习降等寨划归腾越州,分属大塘、明光、滇滩等隘土司管辖。由于制度上的弊端和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到光绪年间,小江流域许多村寨实际上早已脱离中国土司的管辖。英国经勘查发现中国管辖证据不足,便以天然边界线为由,要求将这些地方划归缅甸。

  近代中缅边界纠纷自1885年英国侵吞上缅甸后开始凸显,通过1897年的边界条约,中英两国划定了滇缅大部分边界,只留下尖高山以北和阿佤山区一段未划定,通常称作滇缅北段未定界和南段未定界。南段未定界地区一直为独立的佤族部落占据,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地区多年来基本保持着未定界的现状。而在北段未定界问题上,中英政府双方的态度及举措要强硬得多。清政府提出高良工山-扒拉大山的划界要求,宣称对小江流域的茨竹、片马等地享有主权。而英政府则始终坚持以恩梅开江-萨尔温江分水岭(即高黎贡山)为界。双方互不妥协,终于在1910年底发生了英军入侵片马的事件。

  宣统元年(1910年),保山县属登埂土司与所辖片马地方的汉商徐麟祥、伍嘉源等发生的冲突,是片马事件的导火线。徐麟祥,今腾冲县明光乡徐家寨人;伍嘉源,今腾冲县城关人。他们历年在片马一带贩卖杉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石鸿韶勘界至片马,令登埂土司整理“团务”,登埂土司为此在片马设立分团局,并委徐麟祥为片马团首,代土司在片马地区收杉板税。其后,由于徐麟祥因事被土司革职,怀恨在心。宣统二年(1910年),山于登埂土司与徐麟祥等人因杉板税收问题发生争执,徐麟祥竟派人向缅甸英方求援。英国却认为有机可乘,准备以此为借口,无理干涉内政。

  1910年12月,英国远征队以赫兹为指挥,开始对高黎贡山以西的争议地区实行远征。远征队在前进过程中除交通状况外,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1911年1月6日赫兹到达片马后,便向头人颁发委任书,开始着手经营这一地区。

参考资料: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