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语言文字 > 概况  > 详细页面

佉卢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黄振华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6日 浏览量:

  佉卢字是佉露虱吒(佉路瑟吒)字的简称,又名“佉卢书”、“佉楼书”、“驴仙书”、“驴唇书”,见于《普曜经》、《月藏经》、《本行集经》、《百论疏》等文献。西方学者称之为高附字、大夏字、印度大夏字、雅利安字、驴皮书等。玄应在《一切经音义》谓其为“北方边外人书也”。这种文字原在古代印度西北地区民间流行,最早见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的阿育王碑铭,用以书写印度俗语(prakrit),与梵语(雅语)并行。公元5世纪中渐废,行世逾七百年。至少在公元2世纪中传入中国于阗地区,3世纪中传入鄯善地区。于阗曾用于铸币,与汉文合璧,世称“汉佉二体钱”,又称“于阗马钱”;亦用于书写买卖契约和翻译佛经。鄯善则用之书写王家诰敕、籍帐、文契和信札等。所书语言皆与印度俗语相近,因佉卢字文献多发现于尼雅地区(旧属鄯善),所以又称为“尼雅方言”或“鄯善俗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唯其词汇多受伊朗语言影响。

  根据古代于阗地区所出2世纪的“汉佉二体钱”及6—10世纪的于阗文文献来看,至少在后汉时期印欧系民族即定居于此,一般认为就是塞种。根据古代鄯善地区所出佉卢字文献,则知其地早在魏晋之际就有使用印度俗语的民族定居,可能就是最早见于中国史籍的月氏系民族。

  在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佉卢字文物和文献是“汉佉二体钱”和“法句经”。自1874年到20世纪80年代,百余年来已在中国出土佉卢字文书近千件,“汉佉二体钱”也发现312枚之多。

  史料价值最高的是斯坦因所得758件文书。其中得自楼兰者48件,有3件是纸书,1件为绢书;得自敦煌玉门关遗址者1件,亦为绢书;得自安得悦者6件;有1件为驴皮书,其余皆为木牍。得自尼雅遗址者703件,悉为木牍。

  出土佉卢字文书最多的遗址是尼雅N·XV号,同层出土者尚有晋泰始五年(269年)的汉文文书。1980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楼兰遗址所得佉卢字木简1件,亦与晋泰十四年汉文木简共出。因此,现已确认这些佉卢字文献属于公元3—4世纪。出土地点尼雅、安得悦、楼兰,当时均属鄯善王国。

  从卢字木牍所记述的内容可以得知,鄯善王裴批雅曾统治8年,答伽戛曾统治3年,昂果戛曾统治46年或38年,玛希利曾统治28年,瓦沙玛纳曾统治11年。以上五王先后统治鄯善共88—96年,均为汉文史籍所不载。注明上述王名纪年的佉卢字文书有77件之多,占全部文书的十分之一。这些文书反映了鄯善王对国事的治理及其臣民日常生产和生活状况。王廷最关心的是于阗和鲜卑侵扰,屡命密探边哨严加防范,又常遣使于阗通好,甚至王后亦曾出游于阗。在内政方面,王廷重视的是向人民征税,设有税吏专司其事,税收有谷物、骆驼、酒、酥油、毡衣、茜草、地毯、毛毯、绵羊等物,甚至还有妇女税。文书提到的牲畜除骆驼外尚有马、牛、山羊、绵羊;王室且有专用畜群,甚至王后也有个人畜群。政府设官治理百姓,户有户主、村有村长。高级行政官有所谓可伽波执政官,还有司书、看守人、税吏等。官府掌管水利、民间诉讼,王者甚至亲自审案。其地法治甚严,举凡耕地、葡萄园、妇女、儿童、奴隶等买卖、借贷、盗窃、析产、斗殴、口粮、工价、婚嫁、交易、过继、收养、租赁、雇佣、祭祀、馈赠、逃亡、狩猎、播种、分水、霸占、丈量、抢劫、欠债、欠税、差役、交换、拐骗、纳罚、抵押、赎身、过境、宗教活动(特别是佛教)等事务及纠纷,多由官府立约或判决。从这批佉卢字文书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古代鄯善王国社会、经济、文化、民族特点和人民生活状况的基本面貌。

佉卢字《征酒稅文书》

  佉卢字由古代印度西北地区传入中国。其最早铭文为印度阿育王敕令。佉卢字来源于古波斯阿拉美文字。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征服印度河流域大部地区,置印度行省,阿拉美文字大约就在此时传入印度。同阿拉美文字一样,最初佉卢字也是不标元音的音节文字,两者字形和读音都很相近,书写方向都是从右向左。后来在印度婆罗米文的影响下,佉卢字用增添区别符号的办法标注元音。原来的阿拉美字母只有22个。阿育王时代的佉卢字已发展到44个。传入中国古代于阗和鄯善地区的佉卢字母则发展到45个(《法句经》所用)、43个(斯661号文书所用)、57个(鄯善文书所用)。此外,佉卢字还有合体字。

  佉卢字文献文物,多为外国探险家所得,现在分藏于英国、印度、苏联、日本、瑞典等国的博物馆或大学。中国收藏为数不多,且多未发表。从佉卢字文书的内容看来,正确的释译对弄清鄯善王国的社会、经济、法律、文化、军事和宗教等方面的历史,以及鄯善与四邻地区的关系史,都有重大价值。这些问题也是西域史研究中的难题。对于古代楼兰鄯善王国所在的罗布泊及其邻近地区,至今人们仍有神秘之感。近百年来,这里始终吸引着大批探险家和学者。尽管所出佉卢字文献文物多于其他古代民族文字文物文献,但佉卢字文献本身尚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

  早在19世纪中叶,有的学者就对佉卢字有所认识。英国学者托马斯最先主张佉卢字源于阿拉美文字,泰勒、坎宁汉继之,其后,比勒总其成。因此在19—20世纪之交,辨认这种文字并无困难。当斯坦因第一次在尼雅发现佉卢字木牍时,他便立刻认出木牍所书王号。1892年杜特雷伊所得佉卢字《法句经》,最先由塞纳刊布于世(见《亚洲学报》,1899年,12期),吕德斯曾进行研究。1897年俄国鄂登堡也发表了彼得洛夫斯基所得《法句经》三残叶(英译文见《新印度古物》,1946年)。1945年,英国贝利曾将《法句经》全部词汇加以转写,发表在《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院报》第11卷第3期。可见前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法句经》。据此认为此经译自巴利文,年代属于公元2世纪。斯坦因发现大量鄯善王国文献后,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便转到这上面来。1920—1929年,波义耳、拉普逊、塞纳、诺波尔等人合作转写了斯坦因所得全部文书,以《佉卢文献》为书名分三册刊布,共收文书764件,其中包括美国亨廷顿所得6件在内。1940年英国学者拔罗曾据此译为英文,书名为《新疆出土佉卢文书译文集》。1960年至1990年,中外学者又进一步依据佉卢字文献探讨鄯善王国历史,如英国布劳夫、日本榎一雄和长泽和俊。后者甚至引用佉卢字文献撰成专著《楼兰王国》一书(1964年初版,1976、1980年再版)。在中国,则有马雍发表的《新疆所出佉卢文书的断代问题》、《古代鄯善、于阗地区佉卢文字资料综考》。夏鼐著有《和阗马钱考》,论述这种“汉佉二体钱”属于东汉时期,年代在公元73—200年之间。他指出“和阗马钱”分大小两种,大钱重量为小钱四倍,与古代印度希腊化王朝币制相同,两者实际重量也相近。

佉卢字字母表

编辑:王韵茹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编《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