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艺术家  > 详细页面

刀美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7日 浏览量:

  刀美兰,傣族,1944年出生于云南景洪市宣慰街。中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协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等。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顾问。国家环境使者。

  刀美兰幼年深受傣族传统舞蹈的熏陶,1954年进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文工队。1956年,刀美兰在傣族舞剧《召树屯与南吾诺娜》中,饰演了孔雀公主的角色,从此结束了千百年来孔雀舞由男人扮跳的历史,并成为中国舞台上第一个“孔雀公主”。其表演淳朴自然、委婉细腻,舞姿轻柔。

  刀美兰因为跳孔雀舞而小有名气,不久就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举成名。从那以后,国家领导人每次到昆明考察或陪外宾访问,都要看她跳的孔雀舞。因为《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传说在泰国、缅甸、老挝、印度等国家老百姓都是熟知的。1957年,刀美兰所在的云南省歌舞团被指定随同周恩来总理到缅甸访问演出。那年,刀美兰刚好15岁,汉语都还不会讲,在台上穿孔雀服的时候很漂亮。演第一场时,缅甸17岁的王子跟他父亲就坐在台下的一个包厢里。王子一看见刀美兰在台上的表演,就被迷住了。王子托人打听到演“孔雀公主”的人名叫“楠蝶提娜”(“楠”是皇室里公主的姓)。王子马上提出要娶刀美兰。王子找到时任缅甸总理吴努,请他出面找周总理,谈娶刀美兰的事情。周总理诚恳、委婉地说:“‘孔雀公主’年纪太小了,还是一棵刚刚冒出来的嫩芽,晚一点,再过上几年,就可以了。”王子听到这样的答复很担心。还要等上一两年,不能等了。他们决定按照傣家民间抢亲的习俗处理这件事。时间和地点就定在第二天歌舞团演出的仰光郊外。有人把抢亲的事儿汇报给周总理后,周总理立即安排人当天晚上用专机把刀美兰从仰光送到昆明,“孔雀公主”换给另一个人演。那天,王子派的人马什么事情都弄好了,就预备到现场动手抢,可里里外外地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刀美兰。几年后,刀美兰又到仰光去表演,王子还一直在打听刀美兰,可刀美兰已经结婚了。

  1959年,刀美兰被调入云南省歌舞团任舞蹈演员,同年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表演了《少卜少》与《赶摆》,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不久,东方歌舞团成立。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61年刀美兰来到北京,任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同年在傣族泼水节上,表演独舞《种菠萝》,获多方赞赏。1964年,刀美兰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录制,担任花环舞领舞。

  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下放至云南省建筑机械厂当描图员。1972年调入云南省歌舞团任舞蹈演员。1978年当选为云南省政协常委。1980年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所表演傣族独舞《水》与《金孔雀》获优秀表演奖。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刀美兰独舞晚会”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1983年,当选为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并被评选为云南省劳动模范。1986年当选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舞协常务理事。1990年当选为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1997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2000年当选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环境使者、中国文联委员。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

  刀美兰虽未涉足舞蹈学校专修,但她却在社会大学的艺苑中采花酿蜜,编织出诗一般的五彩花环。从20世纪50年代的《孔雀公主》《少卜少》《赶摆》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金色的孔雀》和《水》的表演,都以迷人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示了她那独特的艺术风采,在海内外舞坛上散发出民族艺术的芳馨。

  

参考资料:中国舞蹈家协会官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