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教育 > 概况  > 详细页面

贵州民族大学: “特殊家访”情暖山乡学子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孙远桃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2日 浏览量:

  1月15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竹园乡尖山村,久违的阳光洒向大地。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的小罗同学在家门口意外地迎来了校党委书记张学立和自己的3位老师。他们带着猪肉、大米、食用油和资助金,驱车200多公里,前来对小罗进行了一次“特殊家访”。

  “没想到老师会赶这么远的路来到我家。”小罗的话不多,但眼含感激的泪花。在小罗家里,老师们向闻讯赶来的村干部详细了解她的家庭情况。

  村干部告诉老师们,自小失去双亲的小罗由爷爷带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68岁的爷爷身体愈加不如从前。每当放假,小罗都会主动留在家里,帮忙照顾已经88岁高龄的曾祖母,家里收入全部来源于爷爷的务农所得和政府发放的低保。

  家访的老师在了解到小罗家的实际困难后,针对其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帮扶计划。

  而就在当天,家住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煤洞场村的小高、七星关区水箐镇中营村的小王及毕节市以外的8个市(州)的数位同学,同样在自己家迎来了“特殊家访”的老师。老师们走村入户,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此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们自立自强、奋发努力的信心和决心,也获得到了周边群众的纷纷点赞。”参与本次家访的教师表示,自2015年寒假贵州民大启动“情系贫困生·家访送温暖”活动以来,每年学校干部和教师都会组成几十个家访小组,深入全省9市(州)的贫困生家庭,为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家庭送去温暖,并对学生家庭遇到的生产生活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据了解,贵州民大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516人,另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本科生11013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多年来贫困生比例在50%以上。

  面对贫困学生面广、量大的实际情况,贵州民大建立了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包含“奖、贷、助、补、减、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全方位资助体系。除了给贫困生每年发放两次贫困资助金以外,学生凭借成绩和在校表现可以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特困补助、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资助和扶持。

  2017年,贵州民大为贫困生发放中央、省及学校的“奖、贷、助、补、减”资金总计16347.14万元。

  “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坚强奋发和深情感恩都令我感动,相信经历过困境的他们会用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张学立表示,贵州民大创立的初心就是服务民族地区,民大有责任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辍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