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兰花资源丰富,享有“兰花之乡”的美称。近年来,洱源县以兰花为重点的特色花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前景光明,更好地带动当地兰花产业发展,打响洱源兰花品牌,打响洱源“兰花之乡”的名气,实现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兰科植物约有160属、1000余种。洱源兰科植物有16属、120余种,野生兰花更是分布广,几乎遍及境内的每座山峰。莲瓣兰、豆瓣兰、绿兰、火烧兰等等,而且常常有精品发现。在“小雪素”“大雪素”“碧玉素”等一大批当家品牌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收集、栽培、选育等,选育出莲瓣兰中的奇花、瓣型花、素花、色花、线艺、矮种等一批花型多样、花色丰富、特性稳定、有较高欣赏价值的新品、名品。
洱源栽种培育各种兰花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云南通志》记载:“素心兰,滇省唯浪穹(今洱源县)有之,称仙品”。又据《浪穹县志略》记载:“一茎数花,镂冰琢玉皎洁无瑕。其香清冽诸种,迎年而开,经月不凋,点缀新景,娟娟怡人”。属“云岭四素”之一的素心兰(洱源又称小雪素),是产于洱源的兰中精品。小雪素有高杆、中杆、矮杆及微型之分。高杆小雪素,又叫做高脚素心兰;矮杆小雪素,俗称矮脚素心兰;中杆素心兰品种,是指相对于高和矮两个品种而言的。从花朵与花杆颜色区别来划分为白杆白花小雪素、绿杆白花小雪素、绿杆绿花小雪素等品种……洱源素心兰不管是白杆白花,还是绿杆白花品种,它们的花朵之花瓣都是柳叶型,且花去都是反卷且歪斜,它们都是经几百年栽培的传统品种,植株、花型和花色已完全定型化。每株兰花有叶七、八片,一次长出。兰叶矫健挺秀,终年翠绿鲜艳。叶面有沟槽,叶缘有细齿。每年初春,叶丛中挺出白色或绿色花茎,花技绽放二至五朵白色兰花,“花盖叶”属素心兰精品。
洱源素心兰据明代《南中幽芳录》记载至今,已有数百年养植历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十年来,养植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机关干部和城镇居民养植兰花很普遍,阳台上、窗台上、场院里随处可见到兰的身影。每逢街天,花奔市场都有兰花交易,特别是春节前后,兰花交易市场更是热闹非凡。有的养兰户因养兰而致富,在当地已不是什么新闻。洱源兰花不仅销往省内外,还远销到香港澳、台湾、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洱源兰花的馨香已飘出洱源,香飘海内外,落户千万家。“松椿自有千年秀,兰蕙争传十里香”,“兰花之乡”洱源在新的时代,将把兰花“支柱产业”培植,兰花将为提高洱源的知名度和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发挥特有的作用,成为人们培育观赏和喜爱的花奔之一。
如今,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优质的兰花资源、先进的栽培技术、有专业户的辛勤培育……走下山来的洱海源头兰花、尤其是小雪素,已迅速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今年2月13日至14日,洱源县举办了“小雪素之乡洱源第二届兰花交易会”,开幕200余个品种的近5万盒兰花集中亮相,促成兰花交易近六百万元。在兰花飘香的展会现场,各地兰友送展的兰花婀娜多姿,香飘四溢。兰友和群众品花,很多群众还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定格住兰花的姣姿靓影。
资料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