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饮食 > 民族餐饮文化  > 详细页面

水族端节吃南瓜的故事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甘肃人民出版社 编辑整理:王韵茹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9日 浏览量:

居住在贵州省三都县一带的水族人,过端节时,家家户户除了准备酒肉外,还要挑选一个又大又熟的南瓜,作为一道菜。过端节为啥要吃南瓜呢?这里有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水族的先民从广东、广西迁来贵州时,这里到处杂草丛生,荒凉一片。大家商量决定:由大哥陪祖母、父母在这里居住,其余的弟兄到别处去开荒种田,并约定在三年后,过端节这天再回来团聚。第二天,大家便分头走了。

眨眨眼睛,三年就过去了。到了过端节这天,弟兄们都带着丰收的果实回来了。一家人见面后十分高兴,煮饭的煮饭,剖鱼的剖鱼,杀猪的杀猪。准备吃顿团圆饭。这时,天已经快黑了。大哥看到满桌酒肉,皱起眉头,说净吃荤太腻了,应该加点素菜。于是奶奶爬到晒台上,打算取下一个像簸箕一样大的南瓜,煮给大家吃。哪晓得奶奶刚摘断瓜藤,南瓜就骨碌碌滚下来,砸在奶奶脚上。奶奶站不稳当,从晒台上摔了下去。等大家听到响声赶去看时,奶奶已经断气了。大家伤心得哭了一场,特别是大哥捶胸顿足,怨恨自己没有去摘南瓜,结果奶奶去摘,才造成不幸,哭得更伤心。接着,大家给奶奶办理后事,因为奶奶是摘南瓜摔死的,大家就把那个大南瓜洗净蒸熟,供在奶奶的灵前。晚上吃饭菜时,大家也不再吃荤菜,把杀好的猪肉腌起来。

从那时起,在端节头天晚上和端节早晨,大家便吃南瓜和鱼虾,不吃猪肉和猪油,相袭成俗,一直流传至今。

流恒虽  讲述

潘世质  采录

资料来源:

雪犁主编,《中华民俗源流集成(饮食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