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锦,即傣族的织锦,是流传在傣族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
傣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图案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织造时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挡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设计一幅傣锦,需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倘若结错一根细线,就会使整幅傣锦图案错乱,可见傣锦的工艺要求极严。
傣族人早在唐宋时期就会用棉线和丝线织傣锦。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作为一门非常古老的纺织工艺。 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题材,所织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特别是凤凰展翅、大象、马、塔等图案,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寓意深远五彩斑斓的图案,充分显示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今天,傣锦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除了制作统裙、挎包、床单、被面、窗帘、手巾外,还设计制作出了傣锦屏风、沙发垫等新品种,以其鲜明的色调、瑰丽的图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2008年6月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Ⅷ-106
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