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传统舞蹈  > 详细页面

土家族撒叶儿嗬

来源:国家民委文宣司组织编写 2017年12月06日 阅读量:

  土家族“撒叶儿嗬”,是湖北清江流域中游地区土家的一种祭祀歌舞。“撒叶儿嗬”即“跳丧”或“跳丧鼓”。“撒叶儿嗬”历史悠久,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山寨每有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前,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众人几人一组“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强热烈气氛,谓为亡人解寂,为亲属节哀。其特点是手脚同边,舞姿豪放,动作平稳、舒缓,唱词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其对子女的抚育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舞蹈风格雄壮威猛,充分体现了土家汉子雄浑刚劲、粗犷豪放的个性。

  土家族“撒叶儿嗬”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其本质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撒叶儿嗬"虽是祭悼亡灵的风俗舞蹈,但从舞蹈表现的内容却远远超出了祭祀范围,表现的内容包括了先民图腾、渔猎生活、农事生产、爱情生活及历史事件等民族发生发展的多方面历史。它充分表现了对民族历史的回忆和对祖先的崇拜,也反映了不家族对自己民族历史的回忆及其长期形成的道德意识与是非观念。因土家族世代生活在溪峒纵横、崇山峻岭的山区,长期越涧过水、攀岩背负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方式,形成了"撒叶儿嗬"独特的表现风格。

  2006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建立“撒叶儿嗬”传承机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土家族撒叶儿嗬流传的资丘、榔坪、渔峡口三个乡镇分别建立了“土家族撒叶儿嗬”培训基地。资丘镇撒叶儿嗬培训基地已办两期培训班,培训中青年和中小学生246名。其中,百之八十的学员会跳撒叶儿嗬多种套路。十月一日期间,资丘镇举办了300人的撒叶儿嗬师徒大赛。在撒叶儿嗬重点流行的资丘、榔坪、渔峡口三个乡镇建立了撒叶儿嗬生态保护区。

  2006年,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撒叶儿嗬”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Ⅲ-18

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