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建校60多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20余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1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点14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
学校设有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燕都学院、国际文化学院、京疆学院、文化研究院、中国国学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心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32个院、系、部,本科专业共有57个。首师大已形成从专科生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1489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335人,副高职称人数598人,博士974人。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6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项目4人,等等。学校设有90余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二五”以来,获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11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86项。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校图书馆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
学校目前已同41个国家和地区的21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并成立6所孔子学院。同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联合培养了577名教育硕士。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院校之一,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教育部授予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也是入选北京市首批“北京华文教育基地”的四所高校之一。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为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创建于1964年3月,1992年改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为在新时期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003年3月正式建院,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试点单位、教育部“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音乐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首师大音乐学院担负着为北京市和全国培养高水平的音乐、舞蹈教师、为社会培养艺术表演、创作与录音艺术优秀人才、为艺术科研和学术单位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为全国培养、培训基础和高等音乐师资的重任。
首师大音乐学院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教学与科研体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拥有“钢琴”和“音乐教育学”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创作与科研实力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
首师大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作曲、指挥、钢琴、声乐、中西器乐、录音艺术、舞蹈等方向招收本科生。从1986年开始招收音乐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舞蹈学硕士研究生。自2004年开始,在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音乐科技三个方向招收博士生,2012年开始在舞蹈教育方向招收博士生。
首师大音乐学院拥有一支雄厚的教师队伍,许多音乐教育家、艺术家享誉海内外,姚思源、曹理、王安国、王金波、黄瑂莹、唐重庆、周世斌、郑莉、马小红等教授在音乐教育领域耕耘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杨青、张大龙、周雪石、尹铁良、高平、王文等教授在作曲与作曲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创作与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田培培、武巍峰教授在舞蹈教育与舞蹈表演领域取得的研究与艺术实践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陈晓勇、张豪夫、阎惠昌、夏广兴等一批音乐家、舞蹈家是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音乐学院教师还担任了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全国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艺术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音乐家协会等教育部、全国和北京市各种音乐学术组织和团体的领导职务和组织工作,主持与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出版和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作品、专著与论文。
首师大音乐学院现设有7个系,分别为:音乐教育系、理论作曲指挥系、钢琴系、声乐系、器乐系、音乐科技系、舞蹈系。学院拥有能够适应现代化教学、科研和演出需要的先进设施和设备。
首师大音乐学院拥有民族乐团、管弦乐团、中西室内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经过严格而系统的专业训练,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相当专业水准,经常参加国内外演出活动。2007年,为展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音乐、舞蹈专业方面的学术实力,学院创演大型舞剧《白鹿原》,显示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音乐学院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工作,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音乐院系、音乐节和音乐家建立起紧密的学术联系和互访关系,开展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
【音乐学院舞蹈系】
以舞蹈创编理论为依托,在创作、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方法,注重艺术实践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术带头人及学术梯队长期活跃在各大媒体之舞蹈创作及各类综艺晚会舞蹈创作第一线,曾参加新加坡国庆大典艺术表演、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宫大型歌舞晚会、美国旧金山灯文化节大型宫廷艺术表演、新西兰国家电视台大型综艺晚会、中央电视台主题晚会等国内外综艺活动和节目的策划与编创活动。首师大音乐学院舞蹈系教师创作的舞蹈作品《天山原色》《竹影》《彝风》《瓷韵》等均在全国和北京市的多项舞蹈比赛中获奖。
视频欣赏1:相和歌__首都师范大学舞蹈团
视频欣赏2:现代舞《红丝带》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
参考资料:
1.首都师范大学官网
2.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网
3.视频引自舞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