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Tsou;Cou),自称“couadoana”,意为“我们这一群人”。邹人旧称为曹人,为台湾原住民,分为三个语言各异的亚族群,即北邹群、南邹群及卡那卡那布群。
据2014年统计,邹共有6843人。分布于南投县、嘉义县和高雄县境内。
邹人的来源有各种说法,最普遍的是平原说、玉山说和海上漂来说。对于其族群迁徙,与其他族群一样,传承着洪水传说,且洪水传说常与玉山说紧密联系。
邹族群以父系继嗣为原则,长子具优先继承权,未婚长女有优先承继母产之权。
邹人实行男娶女嫁,但成婚后女婿需至岳家服役一段时期。婚后多半行随夫居。禁婚对象为与母族有血缘关系者。
丧葬分善死及恶死两种。善终者在弥留状态时,须从床上移至房子中央的月桃席上并易盛装。待其气绝后,行曲肢葬。由同族男子挖掘坟墓,将尸体用布包裹后埋葬,穴上盖石板,掩土踏实,行屋內葬。
邹人传统的宗教信仰是泛灵崇拜,信仰多灵魂论,信仰万物有灵。盛大的祭仪有:部落战祭(凯旋祭Mayasvi)、小米收获祭、小米播种祭、子安贝祭。其中战祭(Mayasvi)是邹人的特色祭仪。目前战祭仪式已大大简化,保存下来的内容有:迎神祭、象征性的敌首祭、团结祭、送神祭、男初登会所礼、成年礼、家祭、路祭、歌舞祭等等。
邹人以原始旱田农耕兼狩猎、捕鱼为其主要的传统生产方式。男性多狩猎与捕鱼。日常主食以旱稻、粟、玉米、薯、芋头等为主。邹人有诸多颇具特色的食品,例如粢糕、桂竹筒饭、粟酒等。猫、蛇、鼠、穿山甲、熊、犬等列为禁食动物。邹族服饰以皮革、麻布和棉布为主要材料,男子以皮革为主。除了男子的兽皮衣饰以外,以红色布料为主的衣服配上带著羽饰的帽子,是邹族男子的标准打扮。女子则以红色胸衣、刺绣头巾、蓝衣黑裙为主要装扮。此外,还有拔毛、穿耳、拔齿、文身等身体毁饰。房屋有住房与附属建筑两类,住屋四周以低矮的石垣垒砌,泥土为地,木材筑架,竹为壁,茅草盖顶。邹人的工艺主要有揉皮工艺、竹木工艺、纺织工艺、藤竹编织等种类。
库巴,是氏族男子集会的专用场所,也是邹族群的圣地,过去男性年甫弱冠,就需离家到库巴集训,接受文化、历史、技艺、狩猎的训练,使其成为捍卫部落的勇士。集会所是大社的政治中枢,部落大事是由世袭头目召集各氏族长老在集会所议决,也是负责战士培训与指挥的场所,严禁女子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