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饮食 > 民族风味  > 详细页面

黎塘白糍

来源: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人民政府 2023年03月30日 阅读量:

  广西南宁一带的白糍,一种秋冬季节黎塘地区的老百姓过节必备的美食小吃兼祭祀用品。每次做白糍,母亲都打电话叫我回去吃。

  那天,我兴冲冲赶回到家,只见母亲和两个妹妹围坐在箩筐旁,不亦乐乎地在包白糍粑。我洗干净双手,抓起两个糍粑轻轻弹掉上面的白米粉,便急不可待的咬上一口,以飨口福。糍皮厚薄适中,温润软糯,糍馅饱满松软,香甜可口。轻轻咀嚼,唇齿留香,回味悠长。一口气连吃了好几个,好不解馋。味道正宗,软糯香甜,这就是我常常想念的家乡美食小吃——黎塘白糍。

  白糍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这是做糍面用的。糍馅主要用红糖粉或者赤砂糖、炒花生粉、黑芝麻等食材搅拌在一起。

  貌似简简单单、光滑溜圆的白糍,制作过程却堪称繁琐。先是将上好的糯米粉碎成细细绵绵的粉,然后冷水搅拌揉擀,糯米粉团揉擀到足够柔韧后均匀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圆饼状,放到沸水锅里煮熟浮起即可起锅。

  糍面煮熟前,预先准备好圆圆的大簸箕,上面撒上薄薄的一层糯米粉(有的人家不嫌麻烦甚至炒熟糯米粉)。这样做主要是防止黏稠的糍面粘连簸箕。从锅里捞起煮熟的糍面,放到一口大大的圆盆,拿擀面杖用力翻搅捣舂,简单机械的操作持续大约二十分钟,为的就是将糯米特有的黏稠和柔韧充分的激活与调和,以使糯米面团变得更加绵软富于弹性。接着将捣舂过的、尚有余热的糍面摊平在圆形簸箕上,就着簸箕的形状摊成一张圆圆的“大饼”,大约三厘米的厚度。稍倾,再给糍面大饼撒一层薄薄的糯米粉。

  待到糍面大饼慢慢变凉,用剪刀剪成大抵四公分长宽的方块待用。被剪好的小糍块被一双双巧手迅速揉摊成薄薄的圆形状糍面,摊于掌中形成凹陷,往糍面凹处添加馅料,再轻轻收拢糍皮,一捻一捏,一个温润饱满的白糍就做好了。

  黎塘地区的农家在冬至或是元旦时必定要做二三十斤的白糍,亲朋好友来访闹节,乡民们总是先以白糍敬献宾客。客人们手捏白糍,轻轻一咬,糯米糍粑特有的软糯、香甜、温润瞬间弥漫于唇齿之间,让人赞不绝口。

  比起过节的大鱼大肉,白糍这种风味小吃可谓微不足道,但却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城里人也喜欢到乡村去闹节,大家并不在意什么大餐,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到黎塘的原因就是冲着农家白糍而来的。冬至或新年吃白糍,吃的是一种传统,一方口味,一串记忆;更兼有一腔情怀,满腹乡愁。

  

  资料来源: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