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没有周密的历法,确定日期多以月相变化为依据。另外还参照物候知识,以确定月份和节日。其具体日子,一般由巫师卜卦决定。崩尼和崩如是从事农耕的部落,他们的节庆一般围绕农业进行。
隆洛德节:每年一月至三月举行,历时25天,期间不准杀牲,以免引起乌佑的不满,给人招致灾难。故在节前把猪和牛杀好,做成肉干,供节日时食用。在节日期间,各村之间互相走访,客人到来,均以酒肉相待。占有奴隶的主人,也请另立门户的奴隶回来,共度节日,各村还联合起来,举行抢石头、射箭、跳高等比赛,此节过后,要全面开展春耕播种。
尼乌节:“尼乌”意为开始播种,可译作“播种节”,具体日期各户自定。在选定此节日的当天上午,户主先插一小块旱稻,然后回家酿酒,以示作物丰收。下午正式播种。晚上邀同村的近亲到家里饮酒唱歌,祝贺播种顺利。早稻播种完毕后,要过尼雅节。“尼雅”就是播种完毕的意思。
尼波布节:“尼波布”意为盖田间小房子,这是崩尼部落为夏收作物准备的一个节日,大约在六月左右举行。届时,早播的早稻已近黄熟,为保证所收庄稼不受鸟兽糟蹋和霉烂,缩短收割日期,崩尼部落人一般都在庄稼地边临时搭盖一间房子,充当库房,以把收下的早稻及时存放起来。到收割完毕后,才分批运回家里。此房搭盖在山坡上,敞口朝阳。劳力少的家庭,请近亲帮忙,一天内搭盖完毕。当晚请家族内的各户近亲,前来饮酒欢歌,预祝丰收来临。
安地若木节:意为庆祝割完早稻,是崩尼部落的节日。在收完早稻后的近日内,主人杀鸡,取肝看卦,确定吉日,为期一天。由于带有庆丰收的性质,凡过该节的人家,尽可能多准备些兽肉、鱼肉和酒,请村里的人到家里欢歌畅饮。由于过此节日时,各家先后不一,故此期间,村内有历时数日的欢乐场面,各户彼此宴请。
笼德节:崩如部落为祈求幸福、富裕,在氏族范围内举行的节庆活动。3年左右举行一次,具体日期由巫师杀鸡看肝决定。一般在四月份举行,历时5天。头一天,整个氏族内各户人家,只留一人看家,其余的人手里拿一根2尺左右的木棍,上插野花,集体列队到特定的山上,到预定的地点后,各人把木棍栽插到地上,随后在木棍前面,用荆棘条搭一个3米多长的称做“学笼纳”的篱笆,经巫师念经后,全氏族的人一起动手插上各种野花。仪式完毕,全体会餐饮酒唱歌,一直到天黑方回。回来时,各人带野花回家,插在房子四周,猪圈和仓库上,随后4天,各家相互走访道贺,举行跳舞、射箭等活动。
久尼巴洛萨:为米古巴部落的节日,意为12月新年,藏历11月29日,各家各户杀猪;30日,各户在仓库内杀鸡,所存每一种粮食要杀鸡一只,预祝明年生产丰收,种子不会霉烂。这一天,各家做油饼、烧白酒,做大米粉蕉叶粑。12月1日早上当公鸡第一次啼鸣时,杀大鸡一只,鸡肉用油炒熟,分给全家人吃。祝阖家健康。12月新年,要庆祝7~8天,节日互相拜访,看谁家的肉类品种多。因此在节前一个月内,就要上山打猎,下河捕鱼。此节受藏族文化影响颇多。
参考书目:
1.李坚尚、刘芳贤著:《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成都,1992。
2.珞巴族简史编写组:《珞巴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7。
资料来源:分卷主编丹珠昂奔,《中国民族百科全书(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出版集团,西安,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