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它是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直接推动和影响下产生的。当好新思潮、新文学书刊相继被译介到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地促进了一批少数民族先进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作家的成长。由于时代的原因,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自然成为少数民族现代文学共同关心与表现的主题。
从具体作家作品来看,少数民族现代小说以壮族作家韦杰三为先导,于1922年发表了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从圈里跳出来的一个》,满族作家老舍、苗族作家沈从文也相继出现,先后发表了《小铃儿》、《夜渔》等许多小说。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杰出民族作家和以《骆驼祥子》、《边城》为代表的优秀民族作品,为少数民族现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少数民族现代小说逐步走向繁荣。之后,左翼文学运动影响的扩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形势不断发展,使得少数民族的小说创作也加快了步伐,涌现了像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马加、萧乾、金昌杰、祖农·哈迪尔、李纳、马子华、李寒谷、陆地等一批优秀的小说家和《鴜鹭湖的忧郁》《科尔沁草原》《没有祖国的孩子》《万宝山》《寒夜火种》《篱下》《梦之谷》《暗夜》《精疲力尽的时候》《煤》《他的子民们》《三月街》《叶红》等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小说一方面对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异域色彩的真实画面,带给了读者全新的审美天地。
尤其是满族作家老舍和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在整个少数民族现代小说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老舍创作的《断魂枪》《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其主题是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一种延续和发扬。作品主要反映了北平的底层市民生活,从而对城市市民生活和市民风俗进行有力的文化批判。沈从文创造的《边城》《长河》等小说,极力在湘西苗族的湖光山色、优美环境中展示苗寨风情,并对自然、健康、和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进行歌颂,从而构建其乡土文学世界里的人性小庙。可以说,老舍的北平市民小说和沈从文的乡土抒情小说,以及老舍笔下的文化批判和沈从文笔下的人性庙宇,不仅代表着少数民族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也是少数民族现代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两个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