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教育 > 特殊教育措施  > 详细页面

西藏僧官学校和俗官学校

来源: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作者:周润年 2018年08月23日 阅读量:

  孜拉布扎

  孜拉布扎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培养僧官的学校。藏语意为僧官学校。拉萨、日喀则各有一所。拉萨僧官学校成立于1754年,校址在罗布林卡,1788年迁至布达拉宫。该校由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的译仓领导。学生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寺院僧侣中选拔,一是从世家子弟中录取。来自寺院的学生,主要把名额分配给三大寺,其中,哲蚌寺2名、色拉寺6名、甘丹寺6名,以及从其他有特殊关系的大小寺院中选拔10余名。来自贵族世家的学生一般要求先按三大寺的僧规,到某一寺院出家,取得僧籍,然后由“译仓”批准,方可入学。该学校的学生通常有四五十名。学习时间为8~9年。教学内容主要是藏文文法、正字法、词藻学、书法、应用公文、算学、梵文等,还要学习一些医药和占卜知识。学生每日早晨由老师率领诵读佛经,以及学习和掌握各种佛教礼仪、仪式、经咒和法器等。学僧毕业后由“译仓”任用。

  日喀则僧官学校成立于七世班禅丹白尼玛(1781~1853)时期,校址设在扎什伦布寺。学校主要招收班禅的年轻随从和扎什伦布寺的青年僧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藏文文法、正字、词藻学、文牍和算学、医药、占卜等,以及还要学习各种宗教仪式和仪轨。学僧毕业后,一般担任扎什伦布寺和所属寺院的僧官,也有专门从事宗教礼仪等事务的。

  日喀则僧官学校和拉萨僧官学校一样,都重视教学实习和练习。书法的学习,以坚持写字为主;宗教礼仪的学习,即到现场实习,反复向熟悉礼仪的僧人求教;对公文程式的学习,通过誊写文件和起草文件等实践活动,以掌握文牍的格式。

  孜康拉布扎

  孜康拉布扎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培养俗官的学校。该校主要是为了培养西藏地方政府合格的核计、财政、会计、档案和人事等方面的官员。该校学生具有明显等级的区别。凡大头人、大贵族的子弟称为“孜楚色”(即公子生),普通贵族的子弟称为“孜楚菊玛”(普通生)。在服饰上,“孜楚色”要穿紫色绸缎长袍;“孜楚菊玛”要穿黑氆氇衣服。并规定学生一律头戴“博多”帽,脚穿紫色彩靴,耳戴长耳坠,发端饰以金宝盒,腰系笔墨袋以及佩带汉刀和碗套等,以表示他们都是贵族子弟。学生入学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要求大部分学生读过私塾,具有一定的读写和计算能力。该校通常在校生20人左右。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藏文正字学、文法、书法、修辞学、应用文和算学等。学习年限没有统一的规定,少者为一年,多者约为五年。只要考试合格,即可毕业。毕业的学生可担任西藏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员。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百科全书(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分卷主编:丹珠昂奔,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出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