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民族研究资讯  > 详细页面

藏民族研究文献与著作集要(三)

来源: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作者:徐丽华 2018年08月23日 阅读量:

  《青海》

  有两种版本。

  1青海各县社会调查资料版本。王慎余、邹国桂整理。中央政治学校所设蒙藏学校1936年出版。1934年蒙藏学校组织边疆教育实业考察团,一行18人分赴青海各县调查,将调查结果编为此书。本书以乐都、民和、互助、火通、湟源、共和、赍德、循化、化隆等大县为主,记述青海历史沿革、地理状况、现时行政区域、各县面积、气候、耕地面积、民族、人口、侨居民族、党务活动、政治组织、财政金融、交通、教育、实业等,对教育和实业记载较详,并有多种调查数据表供参考。

  2青海省史地丛书版本。周振鹤著。商务印书馆1939年出版。主要内容:地理,包括柴达木盆地内陆流域、蒙古内陆流域;历史沿革、建置史、移民史;边务史;政情,分党务、自治、军警、财政、司法、监察;藏传佛教、回教、基督教;交通邮政;实业,分盐业、羊毛业、农作、畜牧、狩猎、药材、森林、矿产、工商等记述;风俗,分服饰、饮食、建筑、婚姻、葬俗、工作、信仰、社交、卫生、道德等叙述。书末附著者对青海省建设的20条建议。书中各种照片,提供了民国时的青海风貌、民俗等方面的资料。

  《西藏问题》

  有四种版本。

  1秦墨晒著。南京印刷局1931年出版。着重论述西藏的政治、宗教、僧俗的等级划分等问题。

  2陈健夫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西藏地理,清代统治西藏,民国以来中央与西藏的关系,英国侵藏史研究,西藏政治制度、经济情况、宗教、人民生活等问题;下篇为解决西藏问题的方案,分为解决西藏问题的先决条件、推行新政策的两种原动力、如何行使中央在西藏的统治权、达赖与班禅的安置、应如何处理康藏划界问题、解决西藏问题后的政策等六项,并附录有关于西藏的条约23种。

  3华企云编。上海大东书局1938年出版。着重记述了当时西藏的社会状况、政治变化、经济计划等内容。

  4著者不详。中华民国外交部刊印,线装竖排铅印本。140页。全书分二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西藏完全为中国领土,西藏与英国之关系,西藏与俄国之关系,中国、英国与俄国之关系,民国以来中国驻藏官兵被逐,川滇内讧,藏人受英国笼络等情况;并阐发了在国际议和大会上不宜涉及西藏问题,以及有关西藏条约不做彻底解决,则“中藏之关系日疏,英藏之关系日密”的议论。第一部分虽分5章,但仅7000余言。(2)为附录。收《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英会议藏印续约》《中英新订藏印条约》《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中英烟台另议专条》5项条约、藏案说帖4件及藏案附件8篇。其中藏案说帖为他书不载。附件之五《重译中英藏英文约稿》,有对原译稿的修改文字,均印于眉批处,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7篇附件的内容有关于西藏问题的电文、修改条约的意见等,都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现代西藏》

  民国期间研究西藏的著作。法尊法师著,汉藏教理院1937年印。著者佛学大师,精通藏文,曾于民国初年两次入藏,学法近十年,对藏传佛教有深刻研究,对西藏社会等亦有广泛了解。全书论述10个内容:著者两次入藏的经过和目的,西藏地理概况,西藏宗教史及噶当、萨迦、噶举等教派史,西藏民族的信仰、民族性、家庭等,物产、商业、交通,政治、军事和财政等,宗教教育和文化,达赖与班禅的关系、地位,西藏对中央和英国的态度,治理西藏的意见。附有图片多幅。为研究西藏的要籍之一。

  《西康纪要》

  民国期间研究西康的著作。杨仲华著,商务印书馆1937出版,共2册。作者为四川康定县人。本书写于民国十八年,翌年以《西康概况》为题发表于《新亚细亚》,民国二十四年增补内容,改现名出书。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西康历史,记述康区远古至唐宋元明清各朝历史及外交史;西康地理,详载了康区交通、疆域等;经济,记民国期间的西康财政、工商和农牧业情况;民族社会,记康区社会组织、家族制度、道德观念等;政治,记改土归流前后的军政及法律;教育,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宗教,记佛、儒、回和基督教概况;风俗,记历法岁时和婚丧嫁娶等;还记述了西康人的生活状况和地方物产。附照片34张。为研究康区的参考书之一。

  《中甸县志》

  地方志。人们习惯称为《民国中甸县志》。段绶滋编纂,稿本。著者为云南剑川人,字润勋,1939年以前任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县长。成书于1939年,民国三十年(1941)五月定稿。该志分5卷,卷首记述沿革、大事记和序文、总纲等。上卷载中甸地理、山川、民族、物产等。中卷为城镇、官制、税赋、地方武装组织、教育、经济等。下卷论述藏传佛教、回教、东巴教、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农牧业、工矿等。其中对格鲁派松赞林寺的沿革、组织、建筑等记述详尽。末卷载名胜古迹、文学、歌谣等。此志较其他两本中甸志书完整,内容亦较丰富具体,材料较充分翔实,有许多珍贵资料。有云南省图书馆藏初稿本。中甸县志编纂委员会1991年编印了定稿本,由和泰华、段志诚标点校注。

  《川康边政资料辑要》

  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边政设计委员会原编,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补校,1940年出版。全书15册。为西昌、冕宁、越、会理、宁南、昭觉、盐边、盐源、雷波、马边、屏山、峨边、松藩、理番、汶川、茂县、懋功、康定、沪定、九龙、丹巴、道孚、馯霍、甘孜、瞻化、德格、雅江、理化、巴安等29县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料。具体内容分疆域、沿革、山脉、河流、气候、建置、建设、种族、户口、官制、交通、民政、司法、行政、教育、警团、军备、储恤、垦务、产业、物产、礼俗、生活情形、语文、宗教、名胜、古物、古迹、人物、大事记等30门类。但每个县的内容未能记全,多者20余门,少者10多门。为研究川康地区不可缺少的历史资料。

  《清代驻藏大臣考》

  中外第一部论述清代驻藏大臣的著作。《边疆政教》丛书之一。丁实存著,蒙藏委员会1942年印行。在《边政公论》第11期起开始连载。着重记述:驻藏大臣传略。共收自雍正五年至宣统三年(1727~1912)间的110名正副驻藏大臣,记其姓名、身世、在藏经营情况、其他政绩;西藏政治概述;清朝对蒙藏的宗教政策;驻藏大臣创始起因;驻藏大臣职权和驻藏大臣评述。该书取材广泛,且多以原始资料为根据,论述详尽,信实可取,并纠正了《大清会典》《卫藏通志》等书中有关驻藏大臣的一些错误记载。近人吴丰培、曾国庆据本书和一些史料,编写了《清代驻藏大臣传略》一书,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

  《甘青藏边区考察记》

  《中国边疆学会》丛书之一。马鹤天著。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版。上册记述拉卜楞地区僧俗人民的生活状况、风俗、宗教势力与政教合一、寺院组织与活佛等;中册着重叙述青海塔尔寺邻近藏区和玉树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情况,附有玉树25族牧地所属头目一览表;下册论述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和地方组织机构、宗教文化与寺院组织、社会等级和僧俗人民的生活习俗等,对九世班禅在玉树圆寂的前后情况、回民在青海的势力等,都有较详细记载。是了解20世纪初甘青藏边藏族社会的较好资料。书中所载,大多为著者亲自考察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边疆问题论文集》

  论文集。高长柱编著。正中书局1948年出版。书分4部分:1西藏问题,包括西藏政治制度、宗教及势力分布、清代在藏的政治设施、西藏军备今昔、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等。2西康问题,论述康区的社会现况、人民生活、政治及风俗等。3甘南拉卜楞地区社会近况,有户口、经济、政治、教育、宗教、习俗等内容。4青海问题,详细论述了青海藏族的分布、佛教与藏族风俗、玉树25族的社会现况等。

  《班禅大师东来十五年大事记》

  《中国边疆学会》丛书之一。陈文鉴著。南京大法轮书局1948年出版。为九世班禅罗桑图丹却吉尼玛赴内地和内蒙等地的大事记。著者自1929年,跟随九世班禅大师在内地游历,直到大师圆寂于青海玉树。故对大师的言行、重大事件的处理、行程路站,以及大师维护祖国统一、热爱佛教、热爱众生等情况,有较详细了解。加之刘家驹和班禅行辕众多人士的补充,有关大师东行的大小事,在本书中记述较详。若与刘家驹《班禅大师全集》相互补充阅读,即可了解九世班禅大师东行的全貌。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百科全书(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分卷主编:丹珠昂奔,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出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