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民族学与人类学 > 基础理论  > 详细页面

苏维埃民族学派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袁娅琴 2018年06月28日 阅读量: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民族学

  在17世纪以前,当时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范围很少,尚未超出俄罗斯族的分布地区。整个17世纪是沙皇俄国向外扩张的时期,也是俄国历史中由俄罗斯民族国家变成多民族国家的时期。在这100年中,沙俄领土扩大了几倍,使得俄罗斯人与被并入地区的各族人民接触日益频繁,从而加强了对他们的了解。18世纪,是彼得一世及其继承者的“贵族帝国”时期,也是俄国史上的“大调查”时期。彼得大帝出于政治需要,于1725年提出探测从东北亚到美洲的通路。俄国著名学者罗蒙诺索夫是这个时期学术界的代表人物。他在《俄国古代史》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俄罗斯族及其他斯拉夫各族的民族起源问题。

  19世纪的30年代,农奴制危机逐渐加深,沙皇俄国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和加强对外政策,开展了对国外民族的研究。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封建农奴危机日益尖锐。这是俄国民族学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俄国古典文学中出现了米科夫斯基的诗歌,克雷洛夫的寓言,科里卓夫的歌曲,特别是普希金和果戈里的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对俄罗斯人的注意。于是在1845年成立了俄罗斯地理学会及其下属的民族学研究会。19世纪后半期,是民粹主义发生危机和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的时期,俄国著名民族学家米克路霍·马克莱从1871--1878年在东南亚、新几内亚等地调查研究。阿努钦把人类学、考古学和民族学三者结合在一起,建立了“阿努钦学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对当时民族学发展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1890—1917年,这是沙皇俄国崩溃和工人运动高涨时期,马克思主义彻底击溃了民粹主义,这时彼得堡建立了俄罗斯博物馆民族学部,并出版了《人类学和民族学博物馆丛书》。

  二、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民族学

  十月革命后,苏联民族学得以建立和发展。1917年—1928年,因革命胜利不久,国内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十分复杂,布尔什维克党要求苏联民族学者重视国内外各族人民的调查研究。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地调查和培养大批的民族工作干部。这时,在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统一方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1929—1934年,苏联国内实行了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这时,民族学界的任务是批判西方资产阶级民族学对苏联的影响。1935—1942年,国内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科学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时,在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设置了民族学教研室,在有关系科开始系统讲授民族学课程。1942—1956年,起初由于卫国战争,民族组学工作者很快转到为国防服务,并提出了许多与战争和战后事务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批判种族主义、宣传民族团结等等)。1957—1978年,苏联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国内“民族一体化”和加强对世界民族的研究。这时出版了《世界民族志》(18卷)、《国家与民族》(20卷)等。1979年以后,苏联民族学界又十分重视民族学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世界各地的民族发展过程。80年代,苏联民族学十分重视研究民族学与社会学等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并出现了“民族社会学”、“民族语言学”、“民族人口学”等新的学科。

  有人说,从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始,民族学苏维埃学派就已形成。其实不然,它作为一个学派实际上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初,正式形成于30年代末40年代初。与西方民族学比较,苏维埃学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西方民族学家大多只对原始社会史的某些问题感兴趣,不进行系统研究,甚至有人不承认原始社会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称之为“史前史”。而苏联民族学则把原始社会史看作整个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并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不少独特地见解,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2)对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从30年代起,它几乎成了苏联民族学的中心课题。十月革命后,各民族人民要求了解本民族的历史真相,这是促进研究民族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时成立了“民族成份研究委员会”,并先后召开了四次有关的学术讨论会,影响很大。

  (3)人类学(指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相结合。苏联民族学充分利用人类学材料来研究民族学问题。这两个学科的结合有助于解决民族起源上的一系列问题。苏联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批判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如生物种族主义、心理种族主义等。

  (4)重视对国外民族的研究。从50年代起,苏联民族学者开始面向世界,大力开展对国外民族的研究,出现了一些著名学者和著作,如由奥尔德罗格和波切兴主编的《非洲民族志》,在国外影响很大。《非洲民族志》的主要执笔人科诺罗佐夫史最早破译玛雅文字的学者之一。又如布鲁克编制的世界民族分布图,在同一张图上同时反映出民族成份、人口密度和语言系属等,是一项创新,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5)对西方民族学的批判。苏联民族学继承了俄国民族学的传统,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民族学(尤其是功能学派和种族心理学派)地影响。50年代曾出版《为帝国主义、种族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民族学》(论文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批判。

  (6)重视民族学理论问题的研究。他们对民族的形成、民族定义、民族发展过程、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类型问题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细致地专门研究。

  (7)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研究。苏联民族学者强调综合研究,即不是孤立地研究各个文化因素,而是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做可以帮助人们澄清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

  (8)对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地研究。关于社会发展水平近似的各族人民在生活方式上存在异同的原因问题,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操不同语言的各族人民在文化生活上往往由很多相似之处;反之,操亲族语言的各民族在文化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一事实早就为许多民族学家所注意。苏联民族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有关的理论问题上有多突破和建树。

参考资料: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