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是把人类学家对人、文化、社会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改善和改进人类社会生活不尽如意的地方,以促进人类社会生活向进步方向发展的学科。同时,应用人类学也从事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在人类学领域中,应用人类学是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目前从事应用人类学研究的人类学家越来越多。他们参与社会规划和决策,处理与解决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改善当代的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政治和社会状况,促成有计划变迁,从而使人类学的理论付诸行动。
应用人类学学科体系是在19世纪中叶逐步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殖民统治和处理殖民者与土著之间矛盾冲突的需要,人类学的应用实践也相应地开展起来。1864年,荷兰把民族学的课程列入殖民地公务员的训练计划中。1905年,南非联邦也开始要求殖民地官员的训练中有民族学的课程。1908年,英属的埃及也实行了类似的计划。也有一些人类学家受雇于政府,从事对土著的政策研究,如1881年美国成立的美国民族学事务局主要的职能就是从事关于印第安人政策的研究。有的民族学家则为殖民统治者提供土著风俗、习惯知识等,如美国民族学学会创始人斯库卡夫斯收集了大量的印第安人资料,美国政府根据这些资料拟定对印第安人政策。也有人类学家从事为土著民族权益辩护工作,促进人们关心土著,如摩尔根曾为塞纳卡印第安人的利益,向白人地产公司提起诉讼,维护了塞纳卡人的利益。
由于有了人类学应用的大量实践,归纳概括这种人类学实践的名称也应运而生。1896年,美国人类学家布林顿首次使用应用人类学这一术语。
应用人类学从形成期进入发轫期。这一时期是所谓殖民地间接统治的时代,人们比以往更多地注意到殖民地人民权利和福祉的问题,应用人类学进入发轫期。同时,这时期,人类学家开始关注殖民地即将出现的社会文化变迁,如1932年“非洲语言与文化协会”(1926年成立)着手研究传统非洲社会组织和外来统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教育与宗教的联系,学校教育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估价实行雇佣劳动制的社会后果,处理舶来品同传统习惯与心理的冲突等研究,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失调与离析,旨在“促进一个健康的、进步和有组织的使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人类学家被迫卷入与战事相关的应用工作,如战时在安置工作,训练国外作战人员与情报人员、外交人员,探讨食品缺乏时如何改变公众饮食习惯等等,从而使应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相应扩大,应用人类学家的数量也日益曾多。战后美国也加强了对托管地的应用研究,如1951年,美国聘用人类学家在其托管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战后新兴的独立国家也有自己的问题,如要用什么样的现代手段管理国家,经济如何起飞等问题,都需要妥善加以解决。因而,在这个时期应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迅速扩张,应用人类学进入扩张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应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就目前的情况看,可以说应用人类学家的研究涉及了几乎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现今,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社会调查的方法,着重研究现代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社会生活规律。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医药与保健,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遗传工程进行应用研究,提出对策,应用人类学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已冲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线,进行科学间合作,协同研究,可分为结构人类学、人类工程学、医学人类学、老年人类学、分类人类学、经济人类学、人口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空间人类学等分支学科。应用人类学范围广泛,研究的范畴也非常多元,其中大略分成以下几领域:经济、社会、人类聚居学、人类学的交叉学科、政治、医疗等。
参考资料: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