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保罗·拉比诺
原作名: Reflections on Fieldwork in Morocco
译者: 高丙中 / 康敏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08
ISBN: 9787100055031
内容简介
作者对自身社会感到厌倦和失望,凭着自己在芝加哥大学学来的人类学知识和讲法语的能力,出走到刚刚获得独立不久的摩洛哥去做实地调查和精神朝圣,想在异国他乡阿拉伯部落社区去看别人生活的意义何在。为了进入作者心中的麦地那,一个由宗教圣人后裔和仆从组成的社区西迪·拉赫森村,他不得不由表及里、一层一层地穿越各类中介者。在这个漫长而令人兴奋的穿越过程中,他自己的心态也有了始料不及的变化。他发现没有实质上的他者。大家都是各自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对方认知和认同的支撑物,因而也都是对方的他者。这个他者性的本质,“是不同历史经历的总和”。“隔开我们的,基本上是我们的过去”。“不同的意义之网分割了我们”。但今日的全球化又使“这些不同的意义之网至少是部分地互相缠绕在一起。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差别,对传统赋予我们的象征系统保持扬弃式的忠诚时,对话才可能实现。我们于是开始了各自的改变历程”。这就是保罗·拉比诺对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的成果。不过他在摩洛哥做调查的时间是1968~1969年,那时的主流人类学家多半还视田野调查“如鲜血之于祭坛”。但拉比诺的这个信念作为反思人类学的成果,通过新锐同行马库斯、费希尔和克利福德等编写的《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和《写文化》等著作,多半已成为学科前沿的常识。
目录预览
中译本序
序
引言
第一章 垂死的殖民主义的残余
第二章 被打包的物品
第三章 阿里:一个局内的局外人
第四章 进入
第五章 可观的信息
第六章 越界
第七章 自我意识
第八章 友谊
结论
跋
参考文献
附录《象征支配》译介
参考资料:
[1] [美]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M].高丙中,康敏 译.北京:民商务印书馆.2008-01.
[2]豆瓣:《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3]豆瓣:[张海洋]好想的摩洛哥与难说的拉比诺:人类学田野作业的反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