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中国民族研究  > 详细页面

20世纪以来东北跨境民族研究评述 —朝鲜族篇

来源:人类学之真 作者:曹萌、魏曙光 2019年05月07日 阅读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国内学者对中国朝鲜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作为新中国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的组成部分,朝鲜族调查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组织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大学、延边大学等单位的专家60余人成立了吉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对定居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辽宁省李石寨等地的朝鲜族作了广泛调查,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后整理成《朝鲜族简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20世纪80年代,延边大学高永一教授所著《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对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历史等问题做了研究;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徐基述、徐明勋主编的《黑龙江朝鲜民族》(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收录了研究定居在黑龙江的朝鲜族的论文;韩俊光主编的《中国朝鲜民族迁入史论文集》(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9年)是研究中国朝鲜族迁入并定居东北的过程的成果集,收有韩俊光的《中国朝鲜族迁入史提纲》、安华春的《略述东北朝鲜族的迁入》、李光仁的《鸭绿江流域朝鲜族的迁入》等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朝鲜族的历史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在延边大学民族研究所主编的《朝鲜族研究论丛》、延边历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论丛》等刊物上发表了一批讨论中国朝鲜族形成的论文;这一时期学者们还出版了很多专著,如王希亮的《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政治统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讨论了日本强迫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的问题,朴昌昱的《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探讨了朝鲜族迁入的历史上限、双重使命等历史特点,尝试对涉及中国朝鲜族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予以回答。中国朝鲜族历史足迹丛书编委会主编的《中国朝鲜族历史足迹丛书》(民族出版社,1989-1994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反映了朝鲜族的历史。

  21世纪以来,姜龙范所著《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探讨了朝鲜移民史上的间岛问题,金春善所著《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论述了吉林延边朝鲜族的形成,孙春日所著《“满洲国”时期朝鲜开拓民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对“满洲国”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组织的朝鲜开拓民作了深入研究,金成镐所著《东满抗日革命斗争特殊性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6年)详述了朝鲜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孙春日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年),潘龙海、黄有福的《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朝鲜族》(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著作对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面临的社会问题作了探讨。

  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设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一些机构开始调查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形成了一些调查研究报告,如同会社的《间岛事情》(东洋拓殖株式会社,1918年)、船桥半山楼的《鲜人满蒙移住史》(大连新天地社,1928年)、天野元之助的《关于间岛朝鲜人问题》(中日文化协会,1931年)、东洋协会调查部的《朝鲜人的满洲移住问题》(东京,1936年)、伪满洲国日本帝国大使馆的《在满朝鲜人概况》(朝鲜总督府,1936年)等。这些调查研究侧重于搜集相关情报和论证向东北移民的可行性,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殖民统治服务,这些研究报告虽然为研究近代朝鲜移民问题提供了大量史料,但由于并非出于学术目的,因而存在很多错误的看法。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学者展开了对中国东北朝鲜人的研究,如浅田乔次的《日本帝国主义下的民族革命运动:台湾·朝鲜·满洲的抗日农民运动的开展》(未来社,1973年)、满洲移民史研究会的《日本帝国主义下的满洲移民》(龙溪书社,1976年)、铃木隆史的《日本帝国主义与满洲》(中译本,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鹤嗅学岭的《中国朝鲜族研究》(关西大学出版社,1997年)等。这些学术著作从批判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日本帝国主义满洲移民政策的实质,对中国东北朝鲜人的移居和社会生活也进行了研究。

  韩国、朝鲜学者也有关于中国朝鲜族的研究。较早对朝鲜移民进行研究的是李勋求,他著有《满洲与朝鲜人》(崇实门学校经济学研究室,1932年)一书。二战结束后,玄奎焕所著《韩国流移民史》(韩国移民史编纂会,1967年)为朝鲜海外移民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吴世昌的《间岛移民史的社会经济分析》(《白山研究》5卷,1968年)、高承济的《韩国移民史研究》(韩国章文阁,1973年)等专著对中国朝鲜族的研究作了更加深入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主要关注19世纪初朝鲜人移民、开发中国东北方面的问题,如权锡奉的《清末间岛地方的越垦韩族的研究》(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5年),从历史角度对朝鲜人移居东北的原因、朝鲜政府和清朝政府的政策等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当时朝鲜移民的社会状况。在当代朝鲜族社会研究方面,李光奎的《在中韩国人》(在外同胞财团,1996年)分析了中国朝鲜族的国民意识以及民族意识。较新的研究成果有姜载植的《中国朝鲜族社会研究——对延边地区基层民众的实地调查》(中译本,民族出版社,2007年)、李承律与崔厚泽合著的《东北亚时代的朝鲜族社会》(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当今朝鲜族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资料来源:人类学之滇

  本文原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转载时删去了注释与参考文献部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