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民俗  > 详细页面

撒拉族婚礼

来源:国家民委文宣司组织编写 2017年12月04日 阅读量:

  撒拉族婚礼是撒拉族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礼仪,每个成年撒拉族男女在达到一定年龄时举行婚礼,撒拉族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在每年的隆冬季节举行,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需要经过相亲、打发媒人、送订婚茶、送聘礼、念合婚经、送嫁、回门等几个程序,大约半年多时间。在撒拉族婚礼中迄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突厥民族的婚礼习俗,比如给舅舅敬献“羊背子”等。撒拉族的婚礼中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比如“堆也奥义纳”这是以民族迁徙历史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带有一定话剧特点的民族舞蹈。还有热情奔放的婚礼赞词“说唱乌如呼苏”。

传承情况:

  早期,撒拉人举行婚礼时,还盛行表演"对盖奥依纳"(骆驼戏)的游戏,这是一出以民族迁徙史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带有一定话剧特点的民族舞蹈。这种游戏多在庭院中且选择晴能见月的晚上进行,它既是一个热闹的文娱节目,同时又借此追溯其先民从中亚迁来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婚礼中尚有保存,但是由于社会变革进步,婚期缩短,这种表现形式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些老辈人尚有记忆。撒拉族婚礼仪式在清乾隆年间编撰的《循化志》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二百多年来,整个婚礼仪式程序未有太大的变化,传承体系较为完备,对研究撒拉族文化史有重要价值。2006年,撒拉族婚礼入选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编号:Ⅹ-57

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