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去感性,见识过亚洲中国和日本的雪、北美洲的雪、欧洲的雪,理性研究过全球北纬45度地区雪质特性后,专家、学者、滑雪发烧友公认新疆阿勒泰具有世界级的冰雪资源,在践行的路上,新疆即将形成的冰雪文化品牌优势,其动动市场的潜力也将不可估量。
冰雪文化:追根溯源,从运动到休闲
滑雪的发源地就在阿勒泰这里。这一研究结论逐渐被人认可。瑞士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华北区经理白先生说,阿勒泰的定位——滑雪的起源,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定位,让人有了想去感受的冲动,如同瑞士定位——冰雪家园。中国新疆阿勒泰的风土人情让人着迷、与众不同。
阿勒泰的冰雪资源丰富,令人向往。图 /中青旅联科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先生表示,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2017年中国滑雪人次1750万,国内滑雪场数据730家。全国滑雪场黑龙江排第一,山东第二、新疆排第三。全国垂直落差超过300米的滑雪场新疆排第一。按照目前滑雪主要是旅游体验型占75%、学习型占22%的数据,滑雪应该实现三个转化,由体育运动向休闲娱乐转化,由滑雪旅游向冰雪度假转化,由滑雪运动向冰雪文化转化。
“春江水暖鸭先知”,挖掘新疆冰雪文化产业的商机在冬博会上已有企业捷足先登。北京卡宾滑雪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女士在冬博会上与富蕴县签约后告诉记者,之所以签约,在于中国的冰雪产业发展尚处开发初期,阿勒泰滑雪文化底蕴深厚,“人类滑雪的起源地”这个研究对于滑雪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大贡献,目前挪威世界最大的滑雪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新疆阿勒泰的毛皮滑雪板,公司可以依此开发滑雪文化产品,字画摆件,打造行业标准。
民俗风情:古老现代,融合中传承
到新疆如果不滑雪,最吸引人的还有什么呢?新疆国际大巴扎的民俗表演、完整的婚宴过程,生动展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文化街也有特色;禾木蒙古族图瓦人令人印象深刻,打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景点时又融入当地的民族特色,以后冬季旅游每天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新疆会成为全国冬季旅游热门的地方。
游客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和演员跳起了舞。图 /马元
在禾木洪巴斯冰雪乐园可以看到,滑雪区、戏雪区、马拉爬犁、赛马、雪地摩托车等10个项目区域划分明确,其中主席台右侧基本是现代元素,跳雪、泼雪、热气球体验、雪地摩托车,而左侧则是赛马、叼羊、姑娘追表演、毛皮滑雪比赛、射箭比赛。
故乡在阿勒泰的冰雪策划人介绍,毛皮滑雪的历史不仅仅属于阿勒泰,挪威和俄罗斯都有,但是中国新疆的毛皮滑雪作为方便当地人出行的工具,从以前到现在依然使用。为了传承毛皮滑雪,禾木、喀纳斯每年都搞比赛,现场准备参加比赛的巴图鲁说,因为举办比赛,这几年体验毛皮滑雪的人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诗影动漫:紧跟时代,形成IP标识
诗歌、摄影、动漫……新疆阿勒泰的景观可以吸引人们创作各种文化作品,这些作品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创作。
雪中射箭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图 /蒋彩云
冬博会冰雪IP形象“雪怪阿乐”。图 /蒋彩云
冬博会上,新推出的“雪怪阿乐”冰雪IP形象赚足了眼球,它胖乎乎的身体像是阿尔泰山上的棕熊,长长翘起的耳朵很像阿尔泰山常见的雪兔的耳朵,也酷似阿勒泰古老毛皮滑雪板的造型,红扑扑的脸蛋像是当地牧民儿童天真烂漫的笑容,全身白白的毛像是阿勒泰冬季洁白的白雪、蓝色的眼睛像是喀纳斯湖碧蓝色的湖水和阿勒泰冬季蔚蓝的天空。
阿勒泰地区旅游局宣传推广中心主任聂萍说“阿乐”与“阿勒泰”前两个字谐音“阿乐太”(阿勒泰)美了,有助于推广阿勒泰冬季旅游。
从喀纳斯“湖怪”到阿勒泰地区的雪怪,“阿乐”一亮相就广受追捧,还衍生出笔记本、床单、桌签等各种含有“阿乐”标识的旅游用品,动漫文化的标签属性已经开始传播。
印有“雪怪阿乐”的床单。图 /蒋彩云
古老与现代、文化与旅游、体育与旅游,融合才能更好与时俱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使旅游充分彰显生机和活力,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真正融合,完全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政府重视,实打实地推广,新疆的冬季旅游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资料来源:亚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