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贵州分库 > 贵阳非遗 > 非遗项目  > 详细页面

苗族古歌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2019年11月05日 阅读量:

  远古时期,苗族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多次迁徙,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智慧的苗族先民便将自己的历史、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深藏于古歌当中,留存于民族的记忆里。

  古歌传唱从人类起源、开天辟地、兄妹成亲一直到战争迁徙、生产生活、民俗禁忌,展现了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进程。

  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千百年前,随着“四印苗”迁移至此,古歌便一直传唱至今。

  出嫁歌,用苗语唱诵,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唱出了苗族人民的信仰,更表达了出嫁女子对于父母的难舍难分。

  在过去,古歌多在杀牛祭祖、丧葬仪式、结婚嫁女小孩出生、修建房屋时唱诵。如今在谷堡镇,两姐妹只在每年正月里的“跳花节”上挑选片段演唱。

  每首四印苗古歌有长有短,短的几分钟,由一名歌师唱诵,长的能唱上数小时,得由多人交替演绎。古歌的内容多具故事性,从人类起源到兄妹开婚,从迁徙历史到民俗禁忌,从神话故事到传统工艺,每一首古歌都能展现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

  一堆柴火,几碗茶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便能听父亲母亲说起古歌里的故事。

  在苗族村寨中,演唱古歌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同古歌唱诵的日子与场地,有严格的禁忌。丧葬古歌只能由巫师在丧事上唱,祭祀古歌只能在特定的年份唱。

  四印苗古歌的唱诵,无伴奏,无配乐。且只能用苗语演唱,翻译成汉语便唱不出韵律。姐妹俩挑选着两日后在“跳花节”上演唱的曲目,需得是传统的古歌,又得应情应景。

  “跳花节”,苗族正月里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既是喜庆集会的日子,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结识、寻找姻缘的场所。

  挑花绣朵,年场花坡,迎亲出嫁,一曲便能道出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叙述出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景,唱诵出姑爷迎亲姑娘出嫁时的婚礼习俗。

  通过古歌传唱,展现了该支系苗族同胞的发展史、迁徙史、战争史、生产生活活动、生产工艺、民俗禁忌等民族文化。可以从中了解到整个苗族的历史,这是一部完整的、价值较高的苗族历史教科书和人类社会文化教科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